“海南育奇”推荐阅读【产学研融合】依托集团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猪业科学】
12月1-3日,“第二届养猪集团领导人峰会、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博鳌高端猪业科技论坛”在海南省博鳌亚洲湾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王海林校长发表了题为“依托集团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的报告,现将王海林校长报告的精华内容整理如下。
很多人都称今年是乡村振兴元年,乡村振兴离不开优秀人才支撑,而职业学院则担负起了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那么如何能够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出乡村振兴优质学校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的王海林校长提出一些见解。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28000人,是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农业部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是优质的人才培养基地。
王校长提出,要解决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发展和需求的矛盾,“关键是变,方法是融”,要人才培养方向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培养基础知识扎实、技术过硬、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也应进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四轮驱动育人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贯彻五位一体育人理念,即育知、育智、育能、育爱、育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追求卓越、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办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校企合作,进行坚持产教融合,与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紧密对接,深度融合。主动适应行业和,国家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产业需求,完善顶层设计;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各环节建设。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紧紧围绕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致力于面向广东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合,加强校地合作,协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
2012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牵头、发起成立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并且集团实施人才互通举措;共建“校园+厂中校+田间地头”实训基地;创新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校企共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同开展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等举措,推进农教深度融合。
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已见到成效,近三年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全日制学生从9220人增加到28000人。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类技能大赛屡获奖项,综合评比成绩名列全省前列。2020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6.81%,高于全省平均数7个百分点。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一直以来都立足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粤东西北乡村振兴战略,以现有院士团队合作为基础,政校行企协同, 集聚一批优质资源,建设“广东农业职业教育与技术创新平台”“广东肉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农业移动智慧物联技术服务平台”“基于数字的农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岭南饮食传承创新研发中心” 等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高端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使其成为能精准服务广东现代农业、农村需求、快速响应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学校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强力支撑。
政校行企协同推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以赵春江院士农业信息化创新中心示范基地为引领,组建1支数字农业农村科技示范创新团队。着重在畜禽养殖管理智能化、智慧农机、农产品“短视频+网红”3个方向发力,为40家地方政府及农业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产品仿真设计、供应链协同等通用型服务。
服务广东省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全产业链,打造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坚持科研-教学-横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着重从黄鸡和肉鸽核心种源创新、智慧农业技术及装备研发、岭南特色园林园艺集成嵌入乡村风貌提升、基于数字的农商营销技术集成及风险管控、以粤菜为代表的岭南特色食品及烹饪工艺标准化等关键共性技术,促进科研内容、社会服务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促进科研工作、社会服务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效对接,实现科研、横向社会服务与教学良性互动,累计开展 10 项乡村振兴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或转化,部分技术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成熟度达到中试乃至产业化水平。
政校行企协同服务,引领产业发展。组建8支省级社会服务团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活动,并成为农业部“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成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智力支撑,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