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标志性成果
3.3.1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标志性成果
一级指标 | 3.强服务(25分) | |||||||||||||||||||||||||||||||||||||||||||||||||||||||||||||||||||||||||||||||||||||||||||||||||||||||||||||||||||||||||||||||||||||||||||||||||||||||||||||||||||||||||||||||||||||||||||||||||||||||||||||||||||||||||||||||||||||||||||
二级指标 | 3.3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标志性成果(5分) | |||||||||||||||||||||||||||||||||||||||||||||||||||||||||||||||||||||||||||||||||||||||||||||||||||||||||||||||||||||||||||||||||||||||||||||||||||||||||||||||||||||||||||||||||||||||||||||||||||||||||||||||||||||||||||||||||||||||||||
三级指标 | 3.3.1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标志性成果(5分) | 自评得分:5 | ||||||||||||||||||||||||||||||||||||||||||||||||||||||||||||||||||||||||||||||||||||||||||||||||||||||||||||||||||||||||||||||||||||||||||||||||||||||||||||||||||||||||||||||||||||||||||||||||||||||||||||||||||||||||||||||||||||||||||
指标说明 | 学校考核年度内在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其他标志性成果。成果包括:10项代表性学术成果(指可以公开的本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报告等),获得的以上考核指标外的项目或荣誉,内容包括: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让、职业培训、技术服务,服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的成果。成果不重复统计,如已用于其他指标,不得再作为本指标的成果。 | |||||||||||||||||||||||||||||||||||||||||||||||||||||||||||||||||||||||||||||||||||||||||||||||||||||||||||||||||||||||||||||||||||||||||||||||||||||||||||||||||||||||||||||||||||||||||||||||||||||||||||||||||||||||||||||||||||||||||||
计分方法 | 定性评价 | |||||||||||||||||||||||||||||||||||||||||||||||||||||||||||||||||||||||||||||||||||||||||||||||||||||||||||||||||||||||||||||||||||||||||||||||||||||||||||||||||||||||||||||||||||||||||||||||||||||||||||||||||||||||||||||||||||||||||||
自评依据: 2021年,学校除取得发表论文226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及作品登记66项、专著及教材41本等代表性学术成果外,还依托学校省市研发平台和师资力量,在应用技术研发、成果转让、职业培训、技术服务、驻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省级驻镇帮镇扶村科技特派员立项数、地市级驻镇帮镇扶村科技特派员立项数均居省内高职学校首位,也是省内唯一一家获得“广东省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专家服务团”称号的高职院校。 自评得分:5分
一、代表性学术成果显著,科技研发能力强 2021年,我校发表论文226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9篇,EI 收录论文 5篇,中文核心及 CSSCI期刊论文 19篇;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及作品登记66项,其中发明专利 11项,实用新型专利 27 项,外观设计4项,软件著作权22 项,作品登记2项;出版专著及教材41本。现列举 10 项代表性学术成果。详见表 1。 表1 2021年10项代表性学术成果
二、家禽与水产应用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成为典型案例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的产业发展突出问题,以“切实解决农户所需”为突破口,创造了一批应用技术研发典型案例,其中,家禽与水产应用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成为个中翘楚。 2021年,学校及下属二级单位积极服务广宁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兴宁肉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企业合作在育种、营养、生产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服务,与中山市石岐鸽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石岐鸽保种育种”研究,与广东壹号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广东壹号高产优质蛋鸡新配套系”培育》、与广东金银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家禽粪污处理中黑水虻”的开发利用、与广州广力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肉鸽全面饲料”的研究开发、与珠海市龚鲜生商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开展多个横向项目技术合作。 针对清远禾花鲤品种退化问题,我校教师陈金辉研究员通过开展家系选育,成功培育出身高/体长比大于0.55的清远禾花鲤品种。此品种特色金黄、头小尾短、跳跃逃水能力差,适合稻田养殖,收到粤北山区养殖户的广泛欢迎,推广面积超过2万亩。针对鳜鱼养殖病害多、药残超标、养殖尾水治理难等,我校教师陈金辉研究员协同清城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技术研究和推广单位研发鳜鲮池塘水体循环调水+微生态制剂调水的鳜鱼养殖水体生态调控技术,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以节能减排和品质提升为主要效能目标的鳜鱼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此项技术目前在清远地区推广面积达2000多亩,亩均增产3000元以上。 三、“1+N”“3+3”延伸式职业培训乡村人才,助推科贸学子在农村建功立业 2021年,学校正式凝练出“1+N”“3+3”延伸式培训支撑乡村振兴模式。针对干部及农民的短期培训结束后,学校还根据其需求对其进行不定年份的延伸式服务,为其工作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在校学生完成在校三年学习后,学校对其毕业后的三年进行跟踪培训和延伸式服务。学生毕业后,学校除对其进行农业技术、农业经营管理跟踪培训外,还对其在当地的思想政治工作需求提供支持,如制订农村思政工作方案、校地党政开展合作育人等。近年来,学校“3+3”技术支撑服务效果显著,继2020年黄树炜获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后,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行动录取的2020级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学生陈卓然再次获得2021年度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图1 2020-2021科贸学子获得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奖 2021年,学校共培育农业经理人总计100人次,2000人日;高素质农民总计667人次,4406人日。2021年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115人,先后组织“普宁班”、“怀集班”、“阳春班”等五期学习班,总计有有444位村两委干部到我校学习。学校与吴川、普宁、清远、海丰等地组织部合作,举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培训示范班”8期,共培训党员干部741人次,2040人日。 学校协助我校学员吕湖泳、李振纲所在的海丰县新山村党总支,创造性地建立“三明三定”工作法,建立实施“1+9”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一系列工作模式切实做到了明确方向、科学决策,扎实有效地推进村各项重点工作取得实效。新山村成为2018年广东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现场会参观点之一,“三明三定”工作法入选“2019年广东省基层党建优秀创新案例”,2021年,中共中央授予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党总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图2 “1+N”延伸式培训服务成果 四、农村科技特派员成为显著亮点,探索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的“科贸方案” 我校高度重视农村科技特派员作用,并将其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特派员工作以农民需求为服务方向,注重提升农民脱贫增收的能力,以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2021年我校新增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6支(立项经费180万元、全省高职院校排名第一)、清远市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22支(全省高职院校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学校已有86名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12支团队获聘广州市乡村振兴“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专家服务团队;91名科技工作者获聘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3名科技工作者获聘四会市农村科技特派员,22支清远市驻镇帮镇扶村科技特派员,共计312人次;86人入选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104人入选清远市驻镇帮镇扶村专家指导服务团队。团队成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93%,中级职称人员占7%。学校设立28个驻镇帮镇扶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重点服务对接粤东西北地区,服务内容包括家禽、园林园艺、茶叶、乡村规划、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小家电产业等。参与驻镇帮扶199人次,服务带动农户891(户),服务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45个,推广新技术39个,为当地引进项目7个、举办培训17场、培训农户或技术人员840人次,帮助受援对象增收1203万元。 学校积极探索全链条帮扶,致力于探索支撑农业农村全方位发展的“科贸方案”。学校整合全校部门,对帮扶镇村进行全领域帮扶,组织专家对农村干部开展培训、政策宣讲、农村党建、基层治理、法律服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牵头)、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畜牧水产技术培训(园林学院和动物科技学院专家牵头)、新型经营组织培育、农村财务管理培训(管理学院与会计学院牵头)、数字农业、数字农村培训(信息学院牵头)、农产品加工培训、农产品检测培训、标准规程培训(食品生物学院负责)、农产品流通培训、农产品营销培训、品牌打造、电商直播(商贸学院负责)、茶叶全产业链、地方食品标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及民宿(餐旅学院负责)、产品包装、村容村貌整治(艺术设计学院负责)等帮扶工作。学校真正扎根镇村的各个角落,切实地服务全省驻镇帮镇扶村大局,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全领域帮扶、支撑农业农村全方位发展的“科贸方案”,受到了广大镇村干部及帮扶工作队的广泛赞誉。 2021年7月12日,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通报表扬的100名科技特派员中,我校邱深本教授、李文副教授位列其中;动物科技学院“博士专家团”全年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培训,培训人次18万多人次。我校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成为我省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先后受到“南方+”、南方农村报、广东扶贫、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联盟等媒体的关注;2021年 9月28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专家服务团在广东省首届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大会作为唯一一家的高职院校获得“广东省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专家服务团”称号。 五、结对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增强造血功能加快振兴发展 2021年,学校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先后与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具体包括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民族地区人才驿站、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联合开展科技推广研究与应用,合作开展农村基层党建等,共同搭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合作项目平台、乡村振兴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积极打造新时代高职院校与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的新样板。学校充分发挥人才、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为连南、连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理论研究成果指导乡村实践,助力连南、连山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连南、连山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教育培训等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为学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学校积极与红色革命老区紧密合作,与海丰县委共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共同开展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红色文化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深入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自然资源,全力打造海丰县“湾区红色文化体验景观示范带”核心区。与海丰县新山村进行紧密合作,协助其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培育乡村旅游经济新增长点,先后派出专家教授协助修缮农会旧址和赤卫队队部革命旧址,连线规划“红色文化长街”,打造红色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新山村被纳入广东省“东方红城、农运摇篮”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游览节点。 六、校媒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助力乡村振兴成果获媒体广泛关注,学习强国、羊城晚报、湛江日报、南方农村报、广东省教育厅、“南方+”、人民号等多家媒体平台播报道我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职教帮扶、科技示范、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新闻达41次,社会影响力显著。详见表2。 表2 校媒融合一览表
佐证材料: 3.3.1-01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Cellulose Composite Hydrogels FromTea Residue 论文.pdf 3.3.1-02Research on Space Motion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Robot-陈公兴.pdf 3.3.1-03 Establishment of Rice Freshness Evaluation.pdf 3.3.1-04野化白云黄茶闷黄过程中的品质成分变化及其菌种分离鉴定.pdf 3.3.1-05 基于权值-阈值自优化机制的WSN均衡覆盖算法.pdf 3.3.1-07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益生菌的固态蜂蜜丸的制备方法.pdf 3.3.1-08发明专利:一种果酱型月饼馅料的制备方法.pdf 3.3.1-09发明专利:化妆品涂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3.3.1-10发明专利:洋蓟夹心果蔬糕及其制作方法.pdf 3.3.1-11学校获批省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pdf 3.3.1-12 清远市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名单.pdf 3.3.1-13广东省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专家服务团授旗仪式.pdf 3.3.1-14 学校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服务乡村行科研专家队伍名单汇总表.pdf 3.3.1-15清远市驻镇帮镇扶村专家指导服务团队名单汇总表.pdf 3.3.1-16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广科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pdf 3.3.1-17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广科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pdf |